公共基础部系列课程改革研讨会之五——高职体育系列课程改革
为了探索高职体育系列课程在新的形势下应该如何适应社会发展,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深化课程内涵建设,优化公共体育课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009年5月20日上午,公共基础部高职体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和质量监控小组在学院2号实训楼301教室召开公共基础部高职体育系列课程改革研讨会。石令明院长、张翔副院长、学生工作处处长梁毅和教务与实训管理处副处长何志忠等学院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与会指导。会议由公共基础部主任姜献生主持。
研讨会首先由高职体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李革介绍高职体育系列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他指出,体育课程主要要以提高体育能力,培养体育兴趣,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培养健身习惯为主,根据我院的教学情况,体育课是一、二年级的必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项上课,一年级学生入学以后先进行体能测试,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质等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选项需求进行分班分项教学。
石令明院长指出,我院的体育课是融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一体的综合体育课程,作为体育老师应该改变教学内容,变换教学形式等,使学生主动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自觉、自愿地参加体育锻炼。注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倡教育民主化,让学生感到自己要学,并非教师要我学,只有学生愿意学,才能使学习活动持之以恒,收到实效。
张翔副院长讲到,体育老师上体育课首先就是让学生明白体育具有教育、健身和娱乐等本质功能,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课要配合德育、智育、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整体性素质教育。通过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养成良好的自我健身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全,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跨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主要以提高体育能力,培养体育兴趣,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培养健身习惯为主,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