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里的思政课:“沉浸式”教学让思政课“活起来”
新闻网消息(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谭梦妮 图/教务与实训管理处)2025年6月27日,一堂数智赋能的思政课教学观摩课在新落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数智化教学研究中心首次开讲。此次现场教学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五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容,利用数智化技术,精心打造沉浸式“场馆里的思政课”课堂,旨在让学生在直观体验中深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要性的理解。本次教学观摩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左妮红教授主讲。
新颖的AI数字人引领嘉宾步入课堂,令人耳目一新。授课过程中,左妮红借助AI数字人与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教学,通过数智环屏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解读109枚审批公章背后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刻历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见证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随后,她又引导师生走进深圳大潮起珠江展览馆,沉浸于场馆之中,切身感受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翁媒萄е?,师生共同演绎了“小岗村”包干到户拉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序幕的历史场景。生动的故事演绎,辅以虚拟与现实交融的数字资源,令现场嘉宾仿佛置身改革现场,深切体悟到改革开放蕴含的巨大决心与磅礴勇气。课堂还通过剖析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宝贵经验,以及柳州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果,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新时代持续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这堂示范课亮点纷呈:AI助教赋能、虚实融合呈现、启发式与情境式教学相得益彰,“音乐+思政”的创新融合,让现场观众仿佛亲历一个又一个改革开放的壮阔篇章、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历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征程,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真理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本次教学观摩课中创新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数智化教学研究中心的优势资源,深度探索数智化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路径,进一步拓展思政课教学实践场域,也是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有益尝试。此次首讲告捷后,学院将持续探索新时代场馆育人的新理念、新路径与新方法,持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践创新,不断提升数智化技术应用效能,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针对性和亲和力,让思政课教学“新”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AI助教开场
左妮红在授课
师生演绎“小岗村”情景剧
左妮红带领嘉宾“跨越时空”到深圳
左妮红带领学生“跨越时空”到北京
学院网站审核:一审 古志华、二审 蓝星华、三审 左妮红
用户登录